一面国旗映初心,一块月饼藏巧思,一纸月相绘科学——这个秋天,我们以“劳动”为纽带,将爱国情怀、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编织成一堂生动的成长课。为了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,传承红色基因、体会劳动价值,曲阜夫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此次主题劳动实践活动。 (一)我与国旗合个影,定格最美中国红

与国旗合影,是劳动里的爱国表达。整理衣装、摆正旗杆、调整拍摄位置,孩子们在亲手筹备的过程中,把对国旗的敬畏转化为具体行动。每一次细微的调整,都是对“爱国”二字的具象诠释,让家国情怀在实践中深深扎根。 (二)舌尖上的团圆,家庭美食共创


中秋美食制作,是劳动与文化、学科的交融。称量食材时运用数学计算,揉面发酵时感知化学变化,包馅塑形时融入美术创意——孩子们在揉、捏、烤的过程中,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,更将多学科知识转化为看得见、尝得到的成果,同时,通过参与美食制作,感受家人协作的温暖,理解传统节日中“食”的文化内涵,让劳动成为知识落地的“试验场”。 (三)动手探月相,月相变化模型制作


手工月相变化图,是劳动中的科学探索。查阅天文资料梳理月相规律(地理),用文字标注月相名称,用彩笔搭配色彩设计画面(美术),孩子们动手裁剪、粘贴、绘制,将抽象的天体运行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手工作品,让跨学科学习在实践中自然发生。 从致敬国旗到玩转科学,从传承美食文化到锤炼劳动技能,这次主题实践活动告诉我们:劳动教育不是单一的动手操作,而是融合爱国精神、跨学科思维的综合培养。这个秋天,我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,在实践中厚植情怀,让每一份付出都成为成长的养分。 图文:李聂苹 |